Archive for the ‘全部’ Category

地坛的秋季书市

星期五, 十月 17th, 2008

国庆长假刚过没多会儿,地坛的秋季书市就在好日头里开了锣 (10月10日–10月20日)。豆瓣上,书虫们自然老早就在奔走相告了,大隋银子喊了一把“逛书市喽”,就有了上千人响应(此刻 329人感兴趣 843人参加),霎是壮观。

开始前一天,“老逛友”山水间给了大家极好的经验之谈《逛书市七大忌》:

第一忌:平时去书店买书

第二忌:逛书市带人

第三忌:空手而去

第四忌:看见书就买

第五忌:每摊都逛

第六忌:举办初期就去

第七忌:只转书市,不逛太庙(按:这是地坛书市的前身,太庙书市)

也有人好心地提醒后来者,当你逛累了饿了,懵然回首,发现书市西门的肉串摊时,千万别贪多

很快,西北老农带来了他详细生动的书市一日游回顾。书市不仅仅只有绵延的书摊儿,还有民俗展示、外国杂技表演、作家签售,比如近来颇受关注的讲收藏的马未都先生就来了地坛书市做讲座。文章里提到一个小插曲,可以让我们一窥今年秋季书市的规模:

这是一路排开的北京不知足书店的摊位,书都相当的便宜,而且老书居多,适合于收藏。听见一个人打电话说“我在不知足书店这儿……”,旁边的一个摊位老板说“从这头到那头都是不知足书店,说这个不起作用……”

在大家归来的讨论中,对三联书店、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等老资格出版社的口碑都不错(三联的书还打五折)。有经验的人提醒到,首先就应该去这几家出版社的摊位转转。当然,这几个摊位的人也极多,不止一个人用地铁的拥挤来作类比。有人感叹:“说来也怪,就连三联摊位里的摩肩接踵,也比地铁、公交里同样程度的拥挤好受得多。”

诚然,书市也带给人诸多温馨的私人记忆。铁马冰河逛得很开心,因为“遇上不少好书的卖书人”,他在日记里记录了这样一个细节

又买了几本想买的旧书。爱德华·纽顿的《聚书的乐趣》我也是慕名已久,这回也买到了,卖书的老板看我拎着大包小包的书,就笑着说,《聚书的乐趣》他看过了,说聚书的人苦啊!我哈哈笑了!

而地坛归来开帖晒书,也是豆瓣上的一景。看看大伙儿的收获吧:

有人抱怨逛得脚疼,但面对提回来的20公斤的书,疲劳也就一扫而光。(按:“地坛书市西门门口有人租购物车,押金一百,不收取其他费用,但要趁早,因为一共只有八十辆” )

棒槌的晒书贴,头两条便是:“《旧唐书》十六册、《新唐书》二十册 ”,引得围观的一片羡慕。苏莫则更形象地将她的晒书贴概括为:拥书而眠

也有晒其他战利品的,比如haohai逛完书市,带回的不是一摞书,而是一堆明信片、纪念票:)

眼下的周末,将是秋季书市收尾打烊的三天(18日-20日),按传统,最后一天都是大甩卖,余兴未尽的,还未身临其境的,可以乘这最后几天,去瞅瞅,去逛逛。

即便错过了也不打紧,一晃眼,11月21日-12月1日,地坛的冬季书市也就要到了。(如果你再错过这一茬,就得等上半年,便是09年五月份的 地坛春季书市 啰~)

一个书摊上的低价标��

在豆瓣的日子

星期四, 十月 9th, 2008

两年前初识豆瓣,就被这个不一样的网站吸引,这不是一个喧嚣的网络社区,也不是大杂烩式的网络媒体,更像是一杯茶,需要在下雨天一个人静静地,伴着荧光显示屏,慢慢品;直到水木上那个招聘广告的出现,让我与豆瓣,不再隔着那个小小的荧光屏了。

豆瓣初印象:一如那个低调精致的网站,豆瓣工作室隐秘在兆维工业园区密丛深处,宽敞明亮的办公室将钢筋水泥混合体的压抑感一扫而空,各种绿色植物、书籍杂志、饮料咖啡,还有画板上随意写下的只言片语,无不向我传递着这样一条信息--热爱生活,热爱工作。

精英团队:处于快速成长期的豆瓣,来自于其背后强大的精英团队。电影、新闻、计算机……各个领域的佼佼者汇集一堂,为着同样的梦想和理念,每个人都发挥出自己最大的热情和潜力,还有什么力量比这更强大?

成长空间:我没有专业的产品经历,也没有UI素养,阿北说,这是最不重要的。就是这样一句话,让我相信我可以在豆瓣得到我想要的空间,让我在开始怀疑自己的时候坚定了“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的信念。

帮助中心讨论会上,能在大家面前展示自己构思已久的计划是我最开心的事情,尤其当自己的设计和理由能够说服别人的时候。当然,在得到部分肯定的同时,必然也会发现考虑疏漏的地方,K以站务论坛老管理员的身份提出我遗漏的需求,T以专业UI的角度提供有价值的界面设计意见,产品组各位老大则在产品设计角度上提出各自的建议和理由,B大侠最后进行了文案的把关。在互相补充意见和需求的不断迭代中,帮助中心在不断完善,我的思路也得到不断拓展,对产品设计流程的概念也越来越清晰。在产品构想被肯定和批判的过程中,我逐渐明白一个职业的产品经理是从什么角度思考的,如何把一个产品需求考虑完备,以及细节的推敲是多么的重要。

广场改进讨论会上,由对广场这个产品的不同期望,产生了不同的定位,从而导致了不同的产品设计思路。两方各抒己见,各有道理,讨论会不断升温……在这样“唇枪舌剑”的沟通中,我学会了如何虚心倾听,又如何将自己的想法清晰表达,即使最后自己的意见不能被采纳,各位产品老大周全的考虑、充足的理由也让我心服口服,得到一条条宝贵的经验和真传,仿佛我有多位老师,远比猫在家里读十本《产品设计教程》要实惠得多。更重要的是,每当遇到这种分歧情况(事实上经常遇到),最后的决策往往来自于用户的真实数据—–产品设计永远是不断迭代发展的过程,没有谁的决策是永远正确的。

初步确定产品需求后,就进入了技术沟通的环节。开发人员从技术实现的难度和性价比对产品设计进行了重新的审视,经过反复讨论技术方案,我开始更多地了解了如何在需求和实现难度之间权衡,如何根据需求选择高效的技术方案。在这样不断的沟通和产品改进过程中,我也体会到了开发人员的辛苦,也深深感受到整个豆瓣团队在追求产品完美的过程中,互相体谅、紧密合作的氛围。

当然,在为了一个产品“绞尽脑汁、互相辩驳”之后,doubaners 永远不忘工作之外的休闲,与对面公司的足球联谊赛、周期性的看电影活动,还有午饭后的桌上足球和wii,甚至讨论会结束后桌上的零食饮料残骸,都在诉说着doubaners丰富多彩的生活……

已近三个月的实习期,每时每刻都让我感受到自己的成长:从讨论需求和产品设计时的头脑风暴,到产品细节功能设计时的谨慎和专业审视,每一次思维火花的碰撞,每个人对产品以不同角度的理解和阐述,都是我最精彩的课堂。在产品团队对我幼稚想法的不断批判和纠正下(Orz),还有技术团队的支持下,我负责的项目陆续上线了,这对于一个实习生来说,是最好的锻炼和鼓励--感谢每一位同事的耐心和帮助,正是信任、平等、独立的团队合作关系让我实实在在地进步着,和豆瓣一起成长着。

在路上,我是,豆瓣也一样。

此刻,我们的2009年校园招聘也拉开了序幕,请访问:campus.douban.com

豆瓣2009校园招聘海报

再来攒个人品,介绍下产品团队面经吧^_^:

1. 准备好简历;首先做到尽量match,当初我就是对着招聘要求一条一条想自己有哪些可以match的哦~;但更重要的是展示真实的自己,千万不要牵强,豆瓣喜欢diversity, so just show yourself!

2. 接着就是更重要的了—求职信(必不可少哦),注意不是自己经历的重复哦,这些在简历里都有了;这封特殊的求职信要写上自己对豆瓣的使用感受、意见或建议,有什么说什么就成,如果是发现了问题,那么说清楚是什么问题,怎么改进,为什么这样改~;记得和简历一起发到team(a)douban.com

3. 简历这关过了以后~就是第一轮面试了~我有幸见到了2位pp和nice的产品经理^_^ (稍带手拍一下,表砸我。。。),第一位主攻细节上的产品设计,第二位则侧重宏观的对互联网的了解和想法,平时在上网的时候从产品设计和用户体验角度多思考,关注互联网动态基本就具备了基本的素质了。

4. 最后一关就是见阿北,一开始阿北严肃的表情确实比较煞人。。。。不过开始面试进入状态就好了,主要是从了解你这个人入手,在产品方面也会考查一下,不过不用怕,阿北还是很和蔼滴~

总之,对于有志加入豆瓣这个大家庭的各界人士,豆瓣都是欢迎的,大家赶紧投啊!

豆瓣同城之:十一长假活动攻略

星期六, 九月 27th, 2008

北京难得的蓝天出现了,香山的叶开始红了,十一长假开始了。这个长假干点什么好呢?

如果你是在北京的音乐迷,这个假期会特别开心。930日到102日,2008摩登天空音乐节在海淀公园举行,摩登天空IMART创意市集 也同时开摊。北京同城共有四个相关活动(1 2 3 4),超过4000人会和你一起参加这个音乐与创意的大party。音乐节之后,104Mao又将推出怀旧的小虎队20年回顾专场80后们可以一起去合唱”蝴蝶飞啊飞”。

如果你爱静,不想人多凑热闹,可以去温馨的咖啡馆过一个电影周。”奇遇花园”咖啡馆准备了”电影在路上“专题放映,而”猜火车”准备了文德斯系列、青春系列、迷幻列车系列(详细)……总会有一部你喜欢。

或者去沙龙吧,捧一杯清茶,搬一张藤椅,在圆明园的单向街书店和孟湄、赵赵一起聊聊艺术,和秋天

如果你在上海,推荐你去北欧音乐节,一并还有北欧视觉艺术展。另外,超过4000名豆子关注的巴黎设计艺术展也是城中大热,集合了60多件来自巴黎的前卫设计作品。证大艺术馆的宋东个展、安杰当代艺术画廊的中日韩群展 都是展览迷们可以去看看的地方。

如果你是个书迷,那不妨参加上海大众书局的换书活动,说不定可以找到寻觅已久的心头好,还可以在书上留下联系方式,让它带你去漂流。

如果你是个玩乐分子,那么请加入梦幻乐园探险小分队,去故地重游一下已经荒芜的公园。

如果你在杭州,你可以去参加2008杭州沸城音乐节,或者钱江新城国际音乐节

如果你在成都,如果你在广州,如果你在武汉…… 如果你在任何一个城市,想过一个快乐的长假,请来豆瓣同城吧。

国庆活动海报

是我真为美剧着迷

星期一, 九月 15th, 2008

Prison BreakFriends》的中央公园让多少人念念不忘,他们中的一些毫无疑问地住进了豆瓣广场的Central Park,仿佛这样就能更靠近戏里的主角们。

Prison Break》让中国杂志掀起大肆报道美剧的风潮,好莱坞编剧罢工居然也直接影响到大洋彼岸的我们,戏内人生的暂停让戏外的我们也跟着改变、挂牵。美剧季度播放动辄绵延十年的特点,让一部又一部的剧集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的青春,满足了他们对青春的憧憬和追求梦想的勇气;而不要忘了,美剧还有一个应时应景的特质,逢年过节,不管是复活、还是圣诞,戏里戏外,共同度过。这让我们不由得猜想,如果美国人也过中秋,那我们在这两个礼拜看到的美剧内容将会有怎样的戏剧化情节?

我还知道豆瓣上很多美剧迷都是把美剧珍藏在电脑硬盘里,这个夏天也许是重温和删除整理硬盘的夏天,因为进入秋季档,美剧不再寂寞。
经过几个月的漫长等待,美剧迷们终于可以与心爱的剧集重逢了。 
其实从6月份开始已陆续有一些新剧开播,不过热门剧集的开播几乎都集中在9月。特别感谢ρs;脳殼奀那么细心,一一收集整理出《2008-2009年度美剧开播时间表》以期对各位喜爱美剧的朋友有所帮助。

让我们来看看金秋最值得期待的十部美剧(排名不分先后),总有一部投你所好吧:)

9月1日 周一
越狱 Prison Break》2小时首播
绯闻女孩 Gossip Girl

9月18日 周四
超人前传 Smallville

9月22日 周一
英雄 Heroes》2小时首播
生活大爆炸 The Big Bang Theory》第2季首播

9月28日 周日
绝望主妇 Desperate Housewives》第五季

9月24日 周三
口红森林 Lipstick Jungle

9月25日 周四
丑女贝蒂 Ugly Betty
实习医生格蕾 Grey’s Anatomy》2小时首播
急诊室 ER

(更多内容见ρs;脳殼奀整理的2008-2009年度美剧开播时间表

豆瓣API:如果你还在用眼睛和手指上豆瓣

星期四, 九月 4th, 2008

现在,我有一个视觉屏幕的篇幅来为你介绍一下 豆瓣API,所以我们可以慢慢来。API的全称,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程序接口,于是顾名思义是豆瓣为第三方开发人员提供的编程接口……如果你愿意接着听,我可以写满三个视觉屏幕来解释关于API的一切。不过即使你不会厌烦,恐怕我也会。所以呢,还是让那些关心API的Geeker们自己去浏览那些冗长的文档吧。至于你呢,让我来给你推荐些好东西,因为我知道,你是属于那不多数的还在用眼睛和手指上豆瓣的人们之一。

作为手指大军的一份子,也许你和很多同类一样,有刷豆瓣广播强迫症。只要你面对屏幕,每隔3-5分钟,你的手就会不由自主地点击刷新按钮。如果是这样,我推荐你尝试一下豆瓣的广播客户端—— 豆花。通过这个客户端,你就可以随时接收豆瓣广播的更新内容,从而避免你手指的劳损。虽然整个客户端还很简陋,不过你可以没事去 作者的blog看是不是有更新的消息。

另外,你是不是也会觉得在水平的屏幕上看着自己的友邻排成横七竖八的方阵,这实在是无趣得紧。这样的你,可以试试豆友地图
,按地理位置排列你的友邻会不会有趣一些?而你还可以参加这个活动来秀一下自己的友邻分布。(右边那位住在海里的龟仙人是谁……= _=|||)

����

当然,虽然你还用着眼睛和手指,但也许你已经厌恶真实了。地理分布?多么无聊,网络上谁会关心这些。好吧,好吧。那么也许你会喜欢这个— 友邻关系浏览器,纯粹的人际关系网络展示,用过wallop的同学们应该熟悉吧,不过这个弹性变更有质感(弹,弹,弹~)。

douban���

什么?你很复古,但是你没法习惯键盘鼠标这种东东。那么触摸设备可以嘛?你可以试试 iphone上的iDouban——另外iDouban小组在此。知道吗,我很喜欢iphone最初的重力感知设计,虽然它直到第五代才可以卷起来,戴在手腕上。

iphone��

最后其实还有很多奇奇怪怪的东西,比如如果你数不清帖子的楼数可以试试 这个;如果你是键盘狂人,对鼠标无爱,可以试试 这个;如果你嫌弃相册的缩略图、日记的文字太小,你可以尝试 这个;如果你在用Google Reader,那么 这个可能是个好东西。貌似我的篇幅限制要到了,那么其实在这里– 豆瓣API小组和这里– 豆瓣插件小组,还有很多类似的东西可能适合你这个鼠标键盘控。自己去找找吧。

啊,有人在提醒我,这个篇幅是用来讲豆瓣API的。那么事实上呢,上面的一切,都是广大豆瓣用户利用豆瓣提供的API完成的。因此豆瓣也许并不能实现每个用户的每个愿望和需求,但API为广大豆瓣用户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使他们可以以自己希望的方式使用豆瓣的数据和功能,创造自己的应用。好了,如果你已经明白了什么是API,那么不妨读读上面提到的文档,然后自己动手吧;如果你真的搞不懂,哪呢……你就摇旗呐喊以及坐享其成好了。

最后,我们来讨论一点严肃的问题。知道嘛,在这个时代里,像你这样还在用手指和眼睛上豆瓣的用户已经越来越少了。其实,只需要一根连线,然后闭上眼睛,放松身体,把意识接进Cyber Space。你认识到豆瓣的路径吧?你不认识,没关系,把视角拉远到整个Cyber,你很容易发现带着蓝色G标志的银白色巨型金字塔。在那里询问一下。接着,无论你的中途是怎么样的,最后你会到达那个淡绿色的Dome拱顶,在它的左边,穿过一系列半透明的悬浮绒状物,无岔路的连续5次路由中转。恩,豆瓣欢迎你。(在此感谢一下 Su27同学在千叶的中继器上的脆弱大素数密码,这让我得到了他在连线上的思维投射截图^_^)

last

咦?你说什么?不知道连线怎么用?插到左耳后面的插孔里呀。啊?没有插孔?……拜托,你该不是一台思考战车吧……赶紧去义体化,同学,什么时代了……

生活在豆瓣<二> 品尝与被品尝

星期五, 八月 29th, 2008

豆瓣网的前身虽然不是蔬菜交易市场,但是没有人怀疑豆瓣网盛产精神食粮,同样没有人怀疑文化人也需要吃饭。于是豆瓣的小组开始一起飘香,豆友们逐渐不满足于仅在餐厅见面撮一顿,更喜欢在小组里探讨情有独钟的餐饮,甚至细节到会去在意店家使用的每套餐具,会去搜集促销活动发售的每个玩具。在品尝以外,到小组把更多相关的有趣发现分享给 “口味相投”的朋友。在豆瓣,每个豆子在品尝的同时也在快乐的“被品尝”着。
这周将豆瓣上的品牌餐饮大组搜集整理,虽然这些餐饮现在或者曾经与我们的生活擦肩而过无数次,但是相信豆友的分享会使你的每一次品尝变得不一样。

说下搜集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两个第一名:

< 大众最喜爱>

星巴克Starbucks,是豆瓣餐饮品牌类第一大组,在小组搜索中键入“Starbucks”,会出现10余个相关小组,最大的 Starbucks Fans Club,目前已有组员近5000人,看看小组收藏你就知道大家有多热爱这间开遍全球的咖啡馆,甚至连所有关于Starbucks的书籍、电影你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现在,上海深圳西安重庆天津的Starbucks fans都已经有了在豆瓣的居所,全国的店铺众多,你也建一个属于自己城市的聚点呼朋唤友?当然,众口永远难调,如果你是anti-的一份子,请到这里来

< 大众最怀念>

在品牌小组中,单品食物里跃居第一的是竟然是如此怀旧的——-麦丽素。小组里每个人都有关于麦丽素不同的回忆,甚至连吃法也拿出来讨论,味道是否“全国标准”现在难去一一考证,但它却牢牢的打在70、80后的心里,虽然不断有厂家推出不同品牌的麦丽素,但是这味道永远少了点什么,我们都知道,那是童年的味道。

以下的小组,都是豆瓣上品牌餐饮类值得被品尝的好推荐,大家慢慢来:
Starbucks Fans Club小组 Starbucks (4969)
Mcdonalds Mcdonalds (2744)
NapCafe NapCafe (2666)
Dairy Queen Dairy Queen (1163)
KFC KFC (897)
M&K玩具收藏小组 M&K玩具收藏小组 (447)
Haagen-Dazs Haagen-Dazs (794)

>>>> 查看更多小组

生活在豆瓣<一> 打开你的衣橱

星期五, 八月 22nd, 2008

在豆瓣的小组中,有关“衣、食、住、行”的讨论每天都在进行,这些讨论让生活中微小的事情变得生动、有趣。虽然豆瓣上很多人都是书、影音的行家,但是千万不要觉得他们只流连于对文艺作品的指指点点,在生活中的每个小细节,他们都是达人的等级!因此我们将陆续将这些小组、活动分类呈现,希望帮你发现豆瓣上更多你所感兴趣和你可能感兴趣的东西,将简单的日常生活妆点的更有品质。无论如何,希望他们能够真正的有益于你的生活。

那么,今天我们先打开达人们的衣橱,看看现在的流行指标是什么吧!

生活在豆瓣(一)打开你的衣橱

达人们说:在豆瓣你需要拥有一双Converse,这儿已经有9000多人驻扎,当然,这只是加入的第一步,接下来你还需要知道各系列的由来和特征,甚至将对C的热爱无止境的发扬光大,比如:那些电影里有C的身影。因为,“匡威不仅仅是一双帆布鞋”。

达人们还说: 别问我们为什么5000多人聚集在这里?答案是,我们就是无厘头的喜欢“大、小IT”,他们旗下的品牌我们如数家珍,所有大城市的店铺位置、打折信息我们都了如指掌。

Comme des Garçons 知道这个品牌的人有多少呢?先和达人们学下发音,现在798正在进行CDG的展览,有兴趣的话可以去感受一下川久保玲独特的、蕴涵着属于东方禅机和思想的创意风格。

如果你问H&M的达人“大减价的时候,哪个牌子的衣服会让你不顾一切地血拼到底?”他们肯定想都没想,冲口而出:“HM”。 喜欢原因,很简单,cheap and chic。

达人们的衣橱多姿多彩,口味也大不相同。喜欢三叶草的人,会搭配上Levi’s BAPEZARA的fans会同时钟爱 UNIQLOMUJI回力海魂衫是最经典的国货范,大嘴猴 Paul Frank搭配上 ROXY的人字拖简直是天下无敌的可爱…

总之,达人的衣橱总有新鲜的东西出炉,一起加入,先睹为快啦:
(以下小组是按照豆瓣上服饰品牌小组的参与人数进行排列)

coverse小组 Converse (9168)

I.T小组 I.T(5415)

三叶草小组 三叶草(4117)

UNIQLO小组 UNIQLO(3163)

Levi's小组 Levi’s(2581)

>>>> 查看更多品牌达人小组

豆瓣的去中心化 2: 广场

星期四, 八月 14th, 2008

Douban Plaza

二月份有关豆瓣去中心化的blog是这样结束的:

我们也在寻找热榜和最热评论的更有效的替代。豆瓣的第一用途是帮助你发现未知的东西。这是一件充满挑战的事情:完全没有广场地带的豆瓣会让我们的视野受限于个人已有兴趣和朋友的圈子兴趣;而一个所有人共享的广场也正在变得无用。我们已经有了不少想法,也对结果充满信心。这会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变化过程,我已经等不及了。

过去半年里,豆瓣去中心化的脚步非常坚决:日记、相册、推荐、同城活动……都已经依靠友邻广播在传播。今天,一个成员只要有一两个活跃的朋友,即使没有首页和小组,他产生的内容也完全可以依靠友邻网络迅速地传播出去,吸引成百上千的读者。新的”友情小组”关系,也平衡了小组之间既要区隔又要交流的矛盾。

那么,”热榜和最热评论的更有效的替代”,我们找到了吗?

找到了。豆瓣马上会推出”广场”功能。

广场是豆瓣成员每日最关注热点内容的汇总:书、电影、音乐、评论、日记、相册、博客文章、活动。借助热点算法,最受豆瓣成员关注的内容将自动出现在广场里,定时更新。还没有朋友圈子的人、偶尔关心公共话题的人、或者想拓宽自己兴趣的人,都可以通过”广场”来迅速看到有用的内容,找到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广场”将取代豆瓣的很多东西:首页评论、各处”最受欢迎的评论”和九点各套。你可以认为广场是一个超级首页评论。

等等,这不是和”去中心化”背道而驰吗?上一篇里提到的种种热点弊端怎么办?好办。广场不在首页,而是最后一个导航菜单。你不想看热点,可以永远不去广场,关注自己的兴趣和圈子就可以。

更重要的是,广场不止一个。四个。四个广场,给四个不同的人群。你自己喜欢哪个,住进去就好了,别的广场你可以无视。这种”无视”也正是广场的设计初衷。

这样,舞文弄墨的夫子不必和呲牙咧嘴的后朋克互相鄙视,美剧达人也不用和美食大仙搅和不清。感觉豆瓣太热闹、同类被稀释的”老”用户可以有自己人群居的一角;每周呼朋唤友扫荡卖场的打折强迫症患者,也不会觉得一出小组就走错了地方。豆瓣是一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城市

( 多个广场的想法沿用了豆瓣九点各套聚合的创意和技术沉淀。快两年了,九点”以人群而不是内容为分类”的聚合方式仍然是一个没有后来者的创新。不过广场会更直观,更强大。)

有了广场,豆瓣去中心化的过程才告一段落。对豆瓣这样以发现为目的的网站来说,完全以个人兴趣和友邻圈子为中心的设计是残缺的。广场是一个补充。但个人依然是豆瓣的第一中心。拿掉”最受欢迎的评论”之后,豆瓣的首页终于可以是纯粹的个人内容管理中心了,豆瓣的结构也才可以大大简化。不过这是下一篇blog要说的事情了。

在豆瓣,你比你真实

星期二, 八月 12th, 2008

“欢迎来到真实世界”这是Matrix里的一句话。

在豆瓣,你比你真实。

你所听、所看、所想、所说,所关注、所写…这些虽然是碎片,但都能被组织在一起;不管真的也好、假的也好,友邻都会形成印象和判断,逐渐呈现真实的样貌。

以上是我用豆瓣三年的重大感受。

我有200多个友邻,但真正认识或者见过面的可能就40个,另外有20个友邻是在广播中经常可以看到踪影。我对60多个的友邻是相当熟悉,这些熟悉多过现实生活中的了解,或者现实生活中要花更多时间才能做到。我逐渐感受到他们的生活、工作、个性、脾气、喜好、品味、心灵、心情、家人..这是一个极有意思的体验:

小然,05年我认识她。当时,对她最大的印象是眼神清洁、内向腼腆、只知道工作,就是一小姑娘。在豆瓣上,她是如此之文艺,我根本没想到,以巨大的能量在写字,而且是话痨式的写字、写心情。显然和我当初对她的印象是不一样的。也正是在豆瓣上的日益频繁交流,以至于我们变成了“母女”,我是做梦也绝想不到有这么大的闺女。

伊豆,人高马大,我管她叫杨大妞,可能太早太小被赋予重大的职责,以至于这几年来我一直把她当大人。后来,她开始在豆瓣上频繁活动,我才发现这家伙虽然人高马大,但有颗小姑娘的心,还有周星驰+许纯美的幽默,幽默应该是心胸和个性的发挥。她要不上豆瓣,我会继续把她当大人看待,她也会继续冤枉的当大人。

影志,我和他都是豆瓣的第一批用户,所以在网上认识较早,和电影相关的知识、资讯没他不知道的。早期他在爱看电影小组的发言是非常有分量,看看他的电影收藏就有2000多部,我一直认为他是个上了年纪的电影杂志社编辑,当年差点管它叫影志大叔。某天,我们偶然遇见,原来是一特腼腆的小伙,比我小数岁,需要停顿想一下才能把豆瓣上的形象联系起来,原来这么年轻可以对电影有那么多感受和观点的。

vivi,现实生活中研究生即将毕业,工作、学习都很努力,每天非常稳定的行踪,学校到豆瓣,偶尔会出北京游玩。但在豆瓣上,那完全是潮人,对流行咨询之类的了如指掌,看了她的广播才知道经典国货这个小组,才知道海魂衫又回归了,才知道现在有锁骨比美。我看着她的唱片收藏,就可以感叹自己有多土。

某个女生,我一直把她当小孩,想哭就哭、想笑就笑,热热闹闹、透明得和块玻璃一样,常常被外人误解,可能睡一觉就忘了,典型的80后后。在豆瓣上,她是另外一个人,爱读书、喜欢独处、小忧郁,有小心情、小收获愿意记录和分享,对自己的未来有清楚的看法,经常说一些让我都佩服的话。再看看她的收藏,竟然看了这么多的电影,而这些电影中鲜有主流的。主流的她,其实非主流。她不上豆瓣,我也不会真正了解她。

陳柏霖, 那个蓝色大门里的男孩,绝大多数人对他的印象也是在蓝色大门里,或者唱片公司包装出来的商业信息中。在豆瓣,还是一如邻家男孩一样说话和写字,和物质、商业无关。他是因为看到有人冒充他才加入豆瓣的,很妙。

比如说,非鱼一定是个胖乎乎的孩子,虽然经常受到莫名其妙的非议,但依旧爱谁谁的出没,这是个性;

比如说,冒傻气一定是个耿直的北方姑娘,从她的影评里就能看出来,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嘎嘣脆;

比如,我的某个同学,一定是个实用主义的家伙,对于能提升自己职业素养的东西才会看,才会听,才有兴趣,而现实生活中也是一个为了工作拼命往前冲,不断证明自己的价值。

比如,某个友邻,绝对王菲迷,所有和王菲有关的消息八卦,没她不知道的,在王菲迷中也很有影响力,谁都不知道她都40了,现实生活中有老公、儿子、公婆。谁说王菲是70、80年代人的偶像。

再比如,还有一些友邻,在豆瓣上粉饰自己,扮演一个个社会角色,获得自己想要的或实或虚的东西,这也来得很真实,因为本来就是这些样子嘛。

在豆瓣,你比你真实。

《名牌时代的时尚逃兵》—豆瓣“经典国货”小组

星期四, 七月 31st, 2008

今天应景般的穿上了海魂衫,全因为三联生活周刊本期的封面故事《名牌时代的时尚逃兵》,以巴黎手工坊与飞跃球鞋的神话开篇,中国60年代的设计,即我们所称的“经典国货”在被重新发现其价值,成为当下摩登青年的新宠。令人开心的是,豆友们当仁不让地成为了本期报道的红人。

在豆瓣上活跃着一批热爱国货的大小盆友,他们的头—豆豆维,于07年09月16日创办了“经典国货”小组,至今为止已经有将近6000罐健力宝驻扎山寨。他们的口号就是:“经典国货,价格便宜量又足,我们一直用它!”在该小组你能找到大小国货达人无数,无论你是入门级还是大师级,都可以找到最match的同好和最有价值的国货资讯。

把三联这篇文章关于经典国货小组的部分誊抄下来,送给所有支持和热爱国货的豆友。

���

< 上图是组长豆豆维,他对流行国货的态度是:不要太快速、太简介的消费‘经典国货’,它们之所以有恒久的魅力,正因为是好东西,有高品质,取一时之巧只会伤害这番美好的感情>

豆瓣网的”经典国货“小组里则聚集着另外5000多名年轻人,他们收集且使用的物品名单非常长:梅花牌运动服,海鸥相机,乐凯胶卷,永久自行车,凤凰自行车,回力胶鞋,飞跃胶鞋,双星运动鞋,万紫千红润肤脂, 郁美净,蜂花洗发精,健力宝,大白兔奶糖,小白兔儿童牙膏…它还能继续。组长贾维(豆豆维)去年建立了这个小组,人数一个月内超过了1000人。贾维说这批人以”80后“为主,既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又全面接触外来文化,”心态非常健康“,在迷恋”经典国货“的初始大都受到本土摇滚歌手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新裤子“乐队。

”经典国货“小组首次聚会选在北京一家摇滚音乐酒吧,口号为”伪时尚和假高端充斥的年代,怎样才能多快好省地迅速窜红?国货小伙和古着大妞们简洁朴素有灵魂,纯真可爱又犯二,是这个时代最好的代言人“。到场200多人,满眼最多的是回力鞋。贾维说,这些年轻人并没什么”民族情绪“,喜欢”经典国货“出于一种复杂的感情,混杂了怀旧、对经典设计永恒魅力的尊敬,以及对大众化时尚的厌倦。那感觉有点像这个年龄段的人听崔健,有回忆旧时光的成分,更多还是喜爱他的音乐,并欣赏他对抗平庸主流音乐的姿态。而大品牌集团的营销手段使人厌倦的同时,也提供了快捷有效的”方法论“,利用”经典国货“元素的独立设计师应运而生。

���

< 盛楠,穿梅花牌的摩登青年,把“梅花”卖给真正喜欢它的人。在豆瓣上的id叫soso>

盛楠在豆瓣上的id叫soso,去年年底在淘宝上开了家小店,随后着手复刻“向梅花致敬”的仿梅花牌运动服。盛楠将这些仿梅花牌运动服称为“FAI”牌梅花,“FAI” 即“faith”的缩写,她认为,人人都应该有信仰,并且,它念起来很像北京话中的范儿。阿迪达斯对“梅花”重新演绎时,盛楠正好也在考虑在衣服上加“中国”或者“北京”字样,也曾在豆瓣上征集,“和谐”和“中国”是豆友提议最多的。后来阿迪达斯做了,盛楠说:有一股被抄袭和遗憾的感觉。不过,在音乐节三天的贩卖过程令人兴奋,120元一件的梅花,一下就卖出30多件。到了今年3月,豆瓣上“求梅花”的人就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盛楠说她不想用“梅花”赚钱,就想把“梅花”卖给真正喜欢它的人。